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中国进入老年社会,各种颈椎病的患者日趋增多,给患者的生活、工作带来极大的困扰。颈椎病的临床表现复杂,一般表现为颈、肩、背部疼痛,病情加重时则伴有上肢的放射性痛及麻木,有的则以头痛、头晕、心慌胸闷为主要表现。
颈椎病的发病因素多种多样,包括年龄、慢性劳损、外伤、咽喉部炎症、发育性椎管狭窄、颈椎先天性畸形等因素,这些因素在颈椎病的产生和复发中起着重要作用。
1.年龄因素:就像一台机器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各部件的磨损也日益增加,颈椎同样会产生各种退行性变化,而椎间盘的退行性变化是颈椎病发生发展的基础。
2.慢性劳损:是指各种超过正常范围的过度活动带来的损伤,尤其是长期低头工作者颈椎病发病率特高。
3.外伤:在颈椎退变、失稳的基础上,头颈部的外伤更易诱发颈椎病的产生与复发。
4.颈椎的先天性畸形:如先天性椎体融合、颅底凹陷、颈肋及椎管狭窄等情况都易于诱导颈椎病的发生。
5.生活方式的改变:现代人活动量减少了,颈部不经常活动,所以没有活动的软骨就会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就会造成退变、退化,甚至出现断裂、脱出。
6.咽喉部炎症:当咽喉部有急性或慢性炎症时,因周围组织的炎性水肿,很容易诱发颈椎病症状出现或使病情加重。
7.代谢因素:由于各种原因所造成人体代谢失常者,特别是钙、磷代谢和激素代谢失调者,往往容易产生颈椎病。
8.遗传因素:如果人的软骨胶元在遗传因素上有缺陷,那么它就比较脆弱,容易出现颈椎病。
9.气候因素:局部受凉不但使肌肉痉挛,血流凝滞,而且可以导致颈椎内外平衡失调,加重颈椎失稳状态,诱发致病。
10.精神因素:从临床实践中发现,情绪不好往往使颈椎病加重,而颈椎病加重或发作时,病人的情绪往往更不好,很容易激动和发脾气,颈椎病的症状也更为严重 。
在了解颈椎病发病原因以后,怎么预防呢?
第一,避免伏案过久。伏案是颈椎病发病的主要原因,在患病后更要注意减少伏案工作的时间和强度,一般在伏案工作1~2小时内,就要适当后仰颈椎,或向天空眺望片刻,这样对缓解颈椎的疲劳有很大好处。此外,调整好书桌和座椅的高度,使得在书写时不要过度低头,亦可以起到减少伏案的目的。
第二,适时颈肌锻炼:颈椎后方肌肉劳损是颈椎病是发病原因也颈椎病的临床表现。用双手交叉托于头颈后方,用力将头颈向后上方提拔,同时头颈向后方用力后伸(尽可能保持颈椎相对不动,做颈后方的肌肉收缩训练),一张一弛,反复进行20~50次,每日锻炼2~3次,持续一月就可见效,终生锻炼可防治颈椎病。
第三,注意合理用枕:仰卧有高枕是人们最常犯的错误,正确的方法是,选择一个高度与本人拳头等高的长圆形枕头,垫在颈椎的后正中部位,不是垫在头颅上,这不但对颈椎病有良好的预防作用且能促使颈椎病人早日康复,其外,还要注意不要用高枕、宽枕、矮枕、硬枕。
第四,适当颈椎牵引。一部分以上肢疼痛、麻木为主的颈椎病,症状严重时运用颈椎牵引可以获得良好疗效。做颈椎牵引治疗,牵引重量要因人而异,一般轻力牵引从4公斤开始,可以逐渐增加至5-6公斤(牵引力量不要太大,否则会损伤颈肌肉),牵引时间从20分钟增加至30分钟,重症病人可住院用较大重量每日牵引6~8小时。通常需连续20~30天。坐位牵引时应稍低头,呈30度前屈位,疗效更好。
第五,适当做颈部按摩。用自己的双手紧扣于颈后方肌肉(左手扣左侧颈肌,右手扣住右侧颈肌)反复按揉颈后方肌肉,以放松肌痉挛,改善血液循环,得到消除颈椎疲劳缓解症状作用。
第六,注意保暖。颈椎病的发病往往是在受凉或感冒后,注意保暖不仅在颈椎,全身也不能受凉。
第七,排除疑难杂症:虽然如此,但是颈椎病的表现以瘫痪为主的或合并有其它病症的患者还要请医生诊断,以排除一些疑难杂症,以达系统全面康复。
最后,颈椎病该怎么治疗呢?
轻度的颈椎病,可以采用药物、理疗等保守治疗方法。但对于中度以上的颈椎病患者,保守治疗往往无效,患者疼痛难以忍受,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工作。目前,微创介入在颈椎病的治疗中日益受到重视,正成为颈椎病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
微创介入疗法,指在X线或CT的引导下将一根穿刺针穿刺进入突出的髓核组织或病变的神经附近,然后利用等离子、射频、臭氧等方法将椎间盘消融或回缩,解除神经压迫;或注入镇痛消炎药物,消除神经水肿、炎症,从而达到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目的。 微创介入治疗颈椎病具有如下优点。
第一,非常安全。由于采用X线或CT定位,再加上射频仪保驾护航,因此属于靶点清除,不会损伤正常的神经或组织。
第二,疗效满意。微创介入治疗不是外科手术,但如果适应症选择恰当,可以达到和手术相似的效果,但没有手术的相关并发症。
第三,几乎没有创伤。微创介入治疗后只留下一个细小的针眼,数小时后即可愈合。微创介入治疗还可以多次重复治疗,不会对局部组织造成粘连。
第四,费用低廉。
大多数颈椎病的患者适合采用微创介入治疗。但如果颈椎椎间盘突出很大且压迫脊髓,则建议患者最好选择开放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