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创技术
  • 联系方式
  • 联系电话: 13578713107
  • E-mail:liuqinyi2000@163.com
  • 地址:吉林大学第二医院骨科医学中心脊柱外科
操作技术

一)术前准备 :除介入手术的一般常规外,术前应进行详细的X线、CT、MRI检查,以便明确VCF的诊断,此外CT可了解椎体塌陷程度、椎体边缘情况,而MRI则通过显示病变区的水肿情况来估计骨折时间,以便掌握严格的手术适应症,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

二)穿刺部位 :常规采用俯卧位,腰椎经椎弓根或椎弓旁、胸椎经肋骨头--椎弓间、第二颈椎以下经椎体前路、颈1-2经口穿刺。

三)手术过程: 以腰椎为例,PVP在局部浸润麻醉后,由影像监视设备引导,用10-14G穿刺针行单侧椎弓根穿刺至椎体皮质时,借助外科锤穿入椎体,经透视或透视+CT扫描证实穿刺针位于椎体内,再注入造影剂了解静脉回流情况,然后将调制好的骨水泥在严密监视下迅速注入椎体内,2-3分钟内注完,并在骨水泥硬化前拔针。定位准确—穿刺针最佳位于椎体前1/3,且不能突破椎弓根内缘与椎体后缘,是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关键。而PKP则在穿刺成功后,利用手动钻形成一通道,放入扩张球囊管,在影像设备监视下扩张球囊,在塌陷椎体接近恢复至正常高度时,向球囊移走后形成的空间注入骨水泥。有人提出术中还应监测血压等生命指标。

四)术后处理 :应作CT扫描以评估贩水泥充填及渗漏,另外还需常规抗感染治疗,保护伤口,并留观2小时以上,如可疑渗漏应留观24小时以上。

返回